2020年6月30日下午,全国教学名家陈娟工作室进行了线上直播研修活动,本次研修活动依托陈娟工作室由许昌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主办。本期主讲人陈娟是南京市江宁区湖山北路、天惠路幼儿园园长,中国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特聘教研员、国培计划讲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陈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以“快乐的玩,有效的学,让游戏回归儿童”为主题,按照专题讲座和答疑解惑两个环节进行。陈娟工作室全体学员、许昌市政府幼儿园骨干教师及帮扶幼儿园开封市县街幼儿园、开封市北关街幼儿园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
陈娟园长的讲座深入浅出,她先抛出关于游戏的三个问题:“游戏”一词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认为幼儿园的游戏包含了哪些?创设游戏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学员们带着这样的思考,跟随陈园长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深入学习与交流。陈园长指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的基本需要,是精神旅行的通道,我们应最大限度的给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空间、材料。游戏绝不是教育活动的延伸,教育活动应为游戏服务,提供认知和技能帮助,并且教学内容经“游戏化”后方可融入区域游戏。幼儿真正的游戏应是积极投入的、主动的、自由的、有序的、享受的、快乐的、创造的。由此可见,教育不是我们提供了多少东西,而是我们提供了多少机会给孩子探索。
接着,陈园长从案例入手,及时捕捉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典型个案,从分析儿童游戏的特征、分类、区域游戏的典型功能区等方面,启发教师思考并发现问题、归纳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儿童掌握的知识不是靠我们教出来的,而是在游戏中获得的。要想真正实现幼儿有意义和价值的游戏,教师要掌握四多原则,即:多观察等待、多启发回应、多支持鼓励、多反思调整。通过对幼儿进行观察、显性与隐性的陪伴、记录分析和反思调整一系列的教育手段来支持幼儿游戏。
最后,在答疑解惑环节,学员们纷纷向专家道出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陈园长耐心细致的询问,并逐一解答。此次网络研修,在陈园长的引领下,大家积极参与互动,研修氛围浓厚,内容精彩纷呈,大大满足了我们当前的需求,使参加研修的教师受益匪浅。
禹州市实验幼儿园学员连娟说:通过两个多小时的直播学习,感悟很多。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天职,儿童是游戏的主体,我们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育者一定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幼儿园是动态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通过观察不断调整环境,学会追着孩子跑。
禹州市市直第四幼儿园学员赵晓霞说:参加这次研修活动我感受颇深,知道了图书区与阅读区的区别,任何一个游戏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我们不需要给孩子提供多么花哨的材料,更主要是关注孩子的天性。在工作中我发现幼儿自由游戏时间不够,但没有时间可增加了。这种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因为按照教师的要求玩和按照自己的意愿玩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是不同的。
许昌市建安区五女店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学员曹银霞说:通过今天的研修活动,让我对幼儿园的教育、幼儿的游戏、区域游戏的开展、环境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做课程游戏化改革已经三年,这期间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我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和信念,坚持学习专业,坚持给孩子做真教育、让孩子进行真游戏,朝着“让幼儿像幼儿一样在幼儿园生活”的方向努力。
许昌市政府幼儿园学员尹珺说:通过下午两个多小时的直播学习,收获颇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通过这次的培训,我将学以致用,尊重幼儿个性,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创造性,使每个幼儿都能发挥自身潜能。多思考、多观察、多反思,真正实现自身“在行动研究中成长”。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最基本、最重要的成长需求,儿童的自然天性有其特有的规律,游戏不仅给幼儿带来快乐,而且还是帮助幼儿按照自己特有的方式学习和发展的有价值的活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把“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去,时刻关注个体差异及个体需要并创设儿童需要的丰富环境,保持良好的师幼关系,给孩子真游戏提供有力的支持。